景云里的灯光照亮了什么?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g03197kn62w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为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、抵沪100周年,中共四大纪念馆、海派文化中心精心拍摄、制作视频短片《景云里的灯光》,致敬茅盾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。
这是1916年8月初旬的上海。熙熙攘攘的商务印书馆大楼里,来了一个外乡青年,请见总经理张元济先生。青年个头不高,身材瘦削,面容清秀,举手投足间透着初到陌生城市的局促和生涩,坚定而热烈的目光,却明白无误地流露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。
在门房登记时,这位来自浙江桐乡乌镇的青年这样自报家门:“沈德鸿,道德的德,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鸿。”见对方一头雾水,他又连忙补充:“是翩若惊鸿的鸿。”
时年20岁、刚刚走出校园的沈德鸿(沈雁冰)不会想到,上海这座城,将是自己大展鸿鹄之志的文化星空、政治舞台。
从1916到1926,整整十年间,青年沈德鸿如同一块海绵,贪婪而急切地寻觅着、吸收着一切于他有益的养分。
他编译外国文学,发表文学评论,在新文学领域逐渐展露头角;他主编《小说月报》,发布改革宣言,将一份旧文学的期刊改造成新文学的旗帜;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共同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,热切地倡导“为人生而艺术”。
与马克思主义的相遇,推动他毫不犹豫地加入共产主义小组,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;他更以全部的热情参与国共合作,领导职工运动,投身国民革命。
这十年,在上海,青年沈德鸿更为人熟知的另一个名字,是“沈雁冰”;更为人熟知的职业和身份,是文学评论家、社会活动家。他像翱翔九天的鸿鹄,一刻不停、不知疲倦地飞着、飞着……
这十年,青年沈雁冰的所作所为、所思所想,用他向来敬重的鲁迅先生的话来形容,真是再恰当不过——“像热烈地主张着所是一样,热烈地攻击着所非;像热烈地拥抱着所爱一样,更热烈地拥抱着所憎。”
然而,真正促使他放慢疾行的步伐,从更深的层次、更广的视野,关注青年的困惑,思考国家的前途,审视社会的矛盾,却是大革命失败、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后的迷离和彷徨。
1927年8月,无数个苦闷炎热的夏夜,虹口景云里的灯光,不仅庇护了一个落难的革命者,也见证了一次痛苦、深刻而影响深远的思考。
从《幻灭》到《动摇》到《追求》,10个月的足不出户,换来了堪称中国现代文学里程碑的三部曲《蚀》,和一个叫作“茅盾”的文学大师。
在邻居兼好友叶圣陶的建议下,沈雁冰第一次用“茅盾”作笔名。从此,这个翩若惊鸿、灿若星辰的名字,便与《子夜》、《春蚕》、《林家铺子》等现实主义的不朽名作紧紧联系在一起,更伴随他的一生,与国家、民族的命运和荣光紧紧联系在一起,受到亿万人民的尊崇和爱戴。
百年后的今天,景云里的弄堂依然幽深宁静。轻轻推开横浜路35弄11号甲的后门,无人应答。仿佛大师们的身影和笑谈,都已随着历史的风云一去不返。然而,那些关于革命和文学的往事,却仍然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诵、怀念。
茅 盾
原名沈德鸿,字雁冰。
1896年 生于浙江桐乡乌镇。
1916年 抵沪,入职商务印书馆。
1920年 主编《小说月报》,参加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。
1927年 隐居虹口景云里,创作《幻灭》,首次使用笔名“茅盾”。
1930年-1945年 参加“左联”,投身抗战,发表《子夜》、《春蚕》、《林家铺子》、《霜叶红似二月花》等作品。
1949年 任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长。
1981年3月27日,茅盾逝世。
3月31日,中共中央决定:根据沈雁冰(茅盾)同志的请求和他一生的表现,恢复他的中国共产党党籍,党龄自1921年算起。
根据茅盾遗愿,以他的稿费设立文学奖金(后定名为“茅盾文学奖”),奖励优秀长篇小说,迄今已举办9届。